要说起巴基斯坦这国家,很多中国人一想到它,就脱口而出“巴铁”,说是铁杆兄弟。可兄弟归兄弟,现实情况摆在那里,真不是用一句“铁”就能掩盖住的。这几年要说哪个国家让我看了心里一阵“绝望”,巴基斯坦绝对得算一个。它的现状真是太让人批头盖脸的一阵郁闷,尤其是粮食问题和人口压力,你一看数据,不吓一跳才怪。
先说最直观的事,巴基斯坦的粮食产量,2024年一共也才4500万吨。而同年我们中国的河南省,单是一个省份,粮食产量就6700万吨,直接碾压巴铁。你把这数一除,巴基斯坦面积是大好几倍,但整体产量才河南的七成出头。可河南才多大地方?1亿人口,人家还粮食自给率160%。巴基斯坦呢?得拿着4500万吨粮食去抚养2.5亿人口,这落差别提多大了。
看看人均粮食占有量,巴基斯坦现在约180公斤/人,国际公认的温饱线是250公斤,更别说稳稳当当的400公斤安全线了。这么一比,这2.5亿人里,起码有一大半是饿着肚子或者吃不饱的。据说40%的人口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。更离谱的是,人口增长率还高得吓人,2023年还在2.5%以上,这什么水平?按联合国的预测,2100年巴基斯坦能涨到4.8亿人。真应了那句——越穷越生,尤其是穆斯林多的地方。
就算知道人多,咱还得耐心瞅瞅为啥产不出来粮食。你不能说有土地就能出粮,巴基斯坦也是个农业国,耕地也有3.2亿亩,理论上很不错对吧?可你得看实际。有些地看是地,种出来的东西就是不长好。不像我们中国中原大地老天照管着,风调雨顺的年景,不缺水不缺肥。巴基斯坦地处南亚,气候就是干,这不是一点点干。一年到头降雨量才250-500毫米,这种情况下,印度河成了它的“命根子”,八成人都得围着河边生存。可是哪有那么多水呢?整个国家九成农业用水得靠印度河和地下水,可地下水早都抽得差不多了,往下钻200米都不见得有水。水位年年往下掉,干旱得厉害。你就别奢望庄稼长得能多好。
你说没水,产量低也就算了,天灾更要命。前些年洪水闹得乌烟瘴气,自家冰川化得快,水全在夏天集中,2022年直接冲掉三分之一国土,三千多万人受灾,种得好不容易有点收成,结果全没了。投进去的本不光没收回来,还背了一屁股债。外国一家媒体当时说得直白,“巴基斯坦除了被自己坑,就是被天坑”。
可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自找的祸。说心里话,印度河流域的水源也不是巴基斯坦能一手掌控的。它上游主要流经印度和印控克什米尔。印度可不跟你客气,眼瞅着水要到巴基斯坦了,自己修大坝、搞调水,想放才放,不高兴了直接断水,让你下游都干裂。能想象么,一个国家把命根子掌握在死对头手里,怎么想怎么窝火。
其实,这一连串的问题,归根到底,就是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双重作祟。最早的时候,巴基斯坦还有东巴,那里地肥水美,是绝好的农业区。后来印度一脚插进来,孟加拉国独立,最多产的地没了。剩下的西巴呢,五分之三山地和丘陵,真正适种地的地方就一个底儿,是印度河平原。可这地又被沙漠、洪水、干旱三面夹击。耕地总面积虽说有三亿多亩,可里头刨去沙漠、戈壁、灾害损失,能充分利用的,实打实少得多。
说到农业技术,老百姓用的方式还挺落后,现代化机械没几套,农田水利设施也不行。化肥、农药用得不科学,结果庄稼长得半死不活。再加上社会经济整体挺拉胯,好多农民挣的钱还没花肥钱多。国家经济基础薄,种粮积极性怎么提得起来?再给你提个醒,市场上有些能买到饭吃的人啊,并不是自给出来的粮,得大把花外汇进口。股市、汇率和贸易一出点波动,粮价就涨得飞起,这么大一国,兜底吃饭的钱还得仰人鼻息,能不让人担心?
也不是说巴基斯坦不努力。人家想学埃及那招儿,往天上跑不行,往地里挖井也行,可地下水资源就这么点,榨干也是死路一条。更重要的是,农业得靠科技、靠管理、靠工业、靠市场拉动。巴基斯坦全社会的这股子劲,分散、破碎。你种点小麦,我种点大米,水分配不均,有时候一场内斗,计划都给搅黄。外部下压力大,内部没拧成一股劲,这事儿就不大顺溜。
人多咋整?这事儿说起来有点敏感。在巴基斯坦以及好多南亚、西亚国家,生孩子本身就和文化、宗教、风俗绑得死死的。有些地方的家庭习惯于多子多福,计划生育推广得非常难。女生读书率和就业率又低,婚育年龄早,几乎家家户户三四个娃打底,五六个也太常见了。这么一来,人口多、经济跟不上、资源被抢光,进了死循环。看着邻国印度人口也多,但人家发展速度快、市场大、产业链全,虽说问题也多,总体还在增长线。轮到巴基斯坦,高产变低产,低产还干旱,干旱外头又水害,天天吃紧饭,哪有力气腾飞?
其实从中国角度讲,看到巴基斯坦这个处境,心里是真不好受,毕竟朋友一场,可有些难处真帮不了。举例说帮忙修路也好、给点技术、送点化肥种子啥的,都有用,但归根结底,巴基斯坦背后的大环境变化实在太慢、太难。国际社会能做的有限,根子上,还是得自己痛下决心,正视人口、经济和农业的三重矛盾,真正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路。
不少国人有时候觉得,咱中国小时候不是也饿过肚子,改革开放后就腾飞了,怎么巴基斯坦就不行呢?其实,环境根本不一样。中国有庞大的生产力、人口政策推行得力、工业体系成型,还能调控粮价,拉一把就跟上来了。巴基斯坦这些优势都没有,就连杜绝天灾,掌控命脉都很难。别说吃得饱了,未来还有能源恶化、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。
未来的路怎么走?归根结底,一是控制人口增长,别真涨到五亿人满地跑,那世界粮价都得被它拖涨;二是得在科技上下功夫,不管多难,也得学会用现代化手段把土地“榨干”,让产量再提一提,保证基本口粮线;三是水资源必须保护好,用水制度得再科学点,适当缓解点天灾影响。
说到底,巴基斯坦这个国家,想靠地利人和短期突围,难如登天。要是再不转变观念,总想着“多生娃等天降馅饼”不如埋头苦干,恐怕局面只会越来越被动,大家的生活更难有起色。现实很残酷,说句实在的,这种困境,多少外人在边上眼睁睁看着都没法插手。巴基斯坦能不能迈过这道坎,最终还得看他们自己能不能长点“自救”的心思。有哥们一句话点到为止,希望它能争口气,别真让人继续绝望下去。
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、客观性,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