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全世界的媒体,天天头条还是俄乌那点事。很多人觉得,乌克兰要是垮了,美国的面子就掉地上了,霸权也就跟着摇摇欲坠。
但说句实在话,俄乌战场,对美国来说,顶多算是一笔投出去的风险投资。
输了,无非是账面难看,欧洲盟友心里打鼓,但伤不到美国的根本。特朗普为什么敢大大咧咧地喊“一天结束战争”?因为他心里清楚,乌克兰这块地,无论最后归谁,地里的矿产、战后的重建,华尔街的资本家们总有办法进去分一杯羹。 这笔生意,美国亏不了底裤。
真正让白宫夜不能寐、让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彻夜开会的,是另外两场几乎没有硝烟,却刀刀见血的战争。这两场仗,才是决定未来一百年世界格局的“总决赛”。
美国但凡输掉其中一场,我们可能真的就“不战而胜”了。这里说的“不战而胜”,不是说我们明天就称霸世界,而是指在不费一枪一弹的情况下,彻底扭转中美博弈的战略态势,让美国失去主导全球议题的能力。
第一场战争:芯片与代码,未来世界谁说了算?
你有没有发现,这几年我们身边的变化有多快?曾几何时,我们出国还是为了抢购个马桶盖、电饭煲。现在呢?是欧洲满大街跑的中国电动车,是中东战场上空盘旋的中国无人机,是东南亚国家争着上的中国5G网络。
这场战争的名字,叫“科技战”,但它的内核,是制造业的终极对决。
过去几十年,美国玩得一手好牌:它把衬衫、玩具、家具这些低端制造业扔给全世界,自己牢牢攥着金字塔尖上的东西——芯片、操作系统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制药。靠着这些,它就能躺着收全世界的“科技税”。一台苹果手机,我们辛辛苦苦组装,赚个零头,它靠设计和系统,拿走大头。
这套玩法,舒服是真舒服,但也埋下了一颗雷:美国自己的工业,空了。不是说完全没有,而是除了军工和那几个尖端领域,整个国家的经济变成了建立在金融和科技霸权上的“空中楼阁”。
现在,中国冲上来了,而且不是在低端领域打转,是直接冲着塔尖来的。
就在今年初,美国一家顶尖智库发布了一份报告,里面分析了未来最具颠覆性的12个关键科技领域。结果让华盛顿的精英们倒吸一口凉气:在这12个领域里,美国竟然在一半的赛道上失去了领先优势,剩下的一半也面临着中国的疯狂追赶。
比如先进制造、5G通信、无人机技术,报告承认,中国已经是“无可争议的全球领导者”。而在美国最看重的AI和人工智能领域,中国的追赶速度也让他们感到“严重不安”。
这就是美国为什么像疯了一样,不惜撕破脸皮也要搞芯片封锁的原因。它在2022年推出的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,拉上日本、韩国,胁迫荷兰,想做的就是一件事:锁死我们通往高端芯片的门。因为他们知道,芯片是所有未来科技的“心脏”。没有先进芯片,AI就是空谈,超级计算就是摆设,数字经济也就没了根基。
对美国来说,这场仗是它的“命门之战”。一旦科技封锁被我们彻底突破,就意味着它收“科技税”的好日子到头了。 一个没有了强大制造业,又失去了科技高地的美国,拿什么支撑它那天文数字的债务和全球部署的军队?只靠华尔街印钱吗?那美元霸权还能撑多久?
科技霸权,是军事霸权和美元霸权的底层代码。代码要是被对手改写了,上层的宏伟大厦还能稳固吗? 所以,你看,这场战争,美国是真输不起。输了,就等于被人从根上刨了。
第二场战争:石油与海峡,谁来掌握世界的“血液”?
如果说科技战是争夺未来的“大脑”,那这第二场战争,就是争夺当今世界的“血液”——能源,以及运输能源的通道。
这场战争的棋盘,不在欧洲,而在中东。主角,也不是俄罗斯,而是以色列。
很多人会觉得奇怪,巴以冲突打了那么多年,怎么就成了中美博弈的关键了?
咱们来看个最新的动态。就在这个月,联合国安理会就一份由十个非常任理事国提交的、要求巴以立即停火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。结果是14票赞成,唯独美国一票否决。
这是什么概念?连英国、法国这些美国的铁杆盟友都点了头,全世界都盼着停火,华盛顿为什么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韪,硬要保着以色列继续打下去?
答案,藏在以色列的国家战略里,也藏在美国的全球布局里。
对以色列来说,现在的冲突是实现“大以色列计划”千载难逢的机会。这个计划的目标,绝不仅仅是拿下整个加沙,而是要成为整个中东地区说一不二的“霸主”。你看,叙利亚的戈兰高地被它占着,黎巴嫩被它打得没脾气,整个巴勒斯坦更是被蚕食得所剩无几。
而美国,就是这个计划背后最坚定的支持者。为什么?
因为一个强大的、可以在中东横着走的以色列,就是美国控制中东最完美的“代理人”。美国自己打了两场中东战争,深陷泥潭,早就明白想直接控制这片土地有多难。但扶持以色列就不同了。
一个能威慑所有中东产油国的以色列,就等于美国扼住了世界能源的阀门。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,我们的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。试想一下,如果未来有一天,我们买石油需要看一个亲美的中东“霸主”的脸色,那会是多么被动的局面?
不仅如此,我们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陆上丝绸之路要经过中东。如果这里被一个处处与我们为敌的区域强国控制,那这条经济大动脉的风险将急剧升高。
所以,美国支持以色列在中东扩张,绝不是简单的犹太人情结,而是一步深思熟虑的地缘政治大棋。它在赌,赌以色列能替它完成自己没完成的事:彻底控制中東。
而我们当然也在布局。你看我们和沙特、埃及的关系越来越近,坚持购买伊朗的石油,积极斡旋地区矛盾,我们做的每一件事,都是在对冲美国这步棋。
这场围绕着巴以冲突展开的中东地缘博弈,明面上是地区矛盾,实则背后站着中美两个巨人。对美国来说,这场仗同样输不起。一旦以色列的扩张势头被遏制,中东国家在美国和我们之间找到了新的平衡,那美国的“石油-美元”体系就会出现裂缝。 一旦影响力被挤出中东,它的全球霸权也就丢掉了最重要的一根支柱。
两场战争都给你摆在这里了。
一场在科技前沿,争的是未来的“大脑”;一场在中东沙漠,夺的是现实的“血液”。
美国现在最大的困境,就是它必须同时打赢这两场。它就像一个在两条钢丝上赛跑的选手,精力被严重分散,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。国内的政治撕裂、高企的债务,都让它在两条战线上都感到力不从心。
而我们呢?我们没有选择在别人的战场上卷入热战,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发展自己身上。一边埋头突破“卡脖子”的技术,一边广交朋友,推动人民币国际化,建设自己的能源安全通道。 我们在做的,是修好自己的路,建好自己的桥,积蓄自己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