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啊?
朋友聚会时,提到要小孩,年轻人大都撇嘴说“慢一点”,还有的干脆表示“我才不要呢!”
听着,这项本来简单的决定,经济学家郎咸平却扔出一个让人心里直发毛的预言:要是大伙儿都不生第二个、第三个孩子,五十年后,中国的人口可能会缩水到5.8亿!
五亿八千万,那就是咱们吃快餐的钱,能买好多好多汉堡啊!
咱们这儿的人口有14亿多,过了五十年得削减8亿,差不多就是人头数的两成。
一听这预言,有些人觉得这是在给大家添堵,另一些人看到每年减少的娃娃数,不禁开始琢磨:这是真的会成真吗?
为啥郎咸平的“5.8亿”论能闹得这么热闹?其实就是因为大家心里对未来的担忧一下子被击中了嘛!
毕竟14亿降到5.8亿,感觉就像要减肥一样,谁听了都忍不住想:这人是不是快撑不住啦?够不够干活啊!
养老咋整呢?
光听专家的嘴巴,那可不行,咱们得拿最新的官方数据来看看,才能明白人口到底是走到哪里了。
2025年一开年,国家统计局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,宣布2024年的人口“账本”:这一年全国人口少了139万,年末剩下的只有140828万,自然增长率居然跌到了-0.99‰,简直是“人都跑光啦”?
咱这国家人都越来越少了,已经连着四年在降啊!更离谱的是,明年出生的小朋友才954万,亡故的却有1093万!这可是个大新闻啊!
一来一往,“娃儿少”和“老人多”紧紧搅在一起,越收越绷。
别光看那数据往下掉就心慌,国家早就有打算了,在《人口发展规划》里说得明明白白,咱们计划到2030年把总人口稳在14.5亿上下!
一边是郎咸平说的五十年后得有五亿多人,另一边是官方打算2030年达到十四亿多,这中间的差距可真是大得吓人!
究竟是脑袋搭了个飞机,还是未来会出个大乌龙?
要搞明白人口问题,单看那“大数字”可不行,得把它分开,瞅瞅里面的“小结构”,这才是正经事儿!
逃不掉的就是生娃的问题,2024年咱们国家的生娃率连1.1都凑不齐!
1.09是个什么玩意儿啊?
世界上说,夫妻俩得生2.1个娃才能稳住咱们的人口,可咱们连个影都没看见!
更让人捏一把冷汗的是,这个数字甚至还比日本的要逊色,预计2024年日本的生育率会在1.15到1.20徘徊,大家应该都知道,日本的“娃娃少”问题都已经吵了个不可开交好几年了。
生娃儿的人少了,不光是小崽崽减产,明天能累活的爷们儿也会越来越稀罕!
2024年全国上班族有73439万,虽然今年城里居然多出1256万个工作,就业难的问题还是越来越显眼了。
许多工厂门口的招聘牌换了许多轮,工资涨得比去年高得飞起,结果还是找不到足够的人来上班。
有些服务行业的店门口贴着“急招”,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,年轻力壮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了。
别忽略了一个大变动,那就是城镇化!到2024年,我们国家常住的人口里,有67%都成了城里人,城里的小伙子和姑娘们都已经突破9.4亿啦!
城镇化让咱们的日子好过了,也偷偷把娃娃养起来的钱给抬高了。
城里租个房子每个月得花好几千,孩子上个幼儿园也得几千块,再来报个辅导班又是大笔开支,年轻人在城里忙得不可开交,连自己都得省吃俭用,生娃的事儿就只能暂时搁一边了。
结果一来,城里人心思念孩子的劲儿越来越猛,而乡下人就像过年一样,想生娃的愿望越来越淡!
年轻人不想生娃,归根结底就是“荷包太瘪”啊!
孩子养活可不是小事,报告一说,0到17岁的小屁孩一个得花53.8万,要是一路读书到大学,那花费直接翻身上68万,这钱就像泡面一样,一年见底!
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,花费得加码,有家长算过,小朋友半个学期的补习班和兴趣班的钱,差不多能和一般打工族一个月的工资扯平。
光是房贷和车贷压得我喘气,连二胎三胎的念头都不敢冒!
看见年轻人过得不易,地方政府终于来说干就干了!2025年3月,呼和浩特推出了个特别“给力”的扶持政策:生个孩子一次性放你1万块,二胎分五年拿5万,三胎及以上的更狠,十年吃喝拉撒都给你发10万!真是听着就让人心动啊!
不光是送钱哟,当地还把生孩子时的疼痛缓解和辅助生殖治疗也给包进医保里了!新妈咪们还能每年拿到一年的免费牛奶,0到3岁的小宝贝上幼儿园,家长还能每年领个600块的照顾补贴,真是太实惠了!
这么搞是想从怀上到带娃,给家里省点事儿,养小孩可不是一阵子的事嘛,分年发补贴也是为了长久地帮助大家。
要想让年轻人敢于生娃,单靠发钱可不行啊,不少家庭的问题可不是只跟钱扯上关系:谁来带孩子呀?老人有时连自己都忙来,托儿所像找针一样难;姑娘们一旦生了孩子回来上班,搞不好被调到不想待的地方,工资也可能跳水,发展更是蹭蹭地往下掉!
各地方发钱补助的还跑去盖了不少方便大家的托儿所,有些公司还搞了个“弹性产假”的新玩意儿,让老爸也能多放几天假陪小孩,真希望从各个角度帮年轻人解决生娃之后的烦心事。
这人口的变化就像开了个连锁店,悄咪咪地影响咱们的日常生活,最明显的就是房市了,好比一块豆腐脑,总是晃来晃去。
去中介那儿转一圈,听见的基本都是“这房子降价了多少,来看看不?”
全国的楼市这回真是惨兮兮,钱袋子比去年瘦了6%,房子卖得也少了4%;尤其是那些三四线城市,有些地方的房价直接掉回过去的五折,说什么“买房稳赚”的人几乎都不见啦!
这事儿背后的关键就是,买房的主力军是年轻娃,年轻娃越来越稀少,买房的需求不就自然跟着减了嘛!
制造业真是压力山大,年轻人都不干了,企业找不到人,只能琢磨怎么把效率搞上去!
2024年工厂里的机器人增派了不少,产量比去年嗖嗖地涨了14.2%。以前那条流水线得十来号人忙活,几个小伙子在旁边看着机器就行了!
这虽然让人手不够的问题轻松点儿了,但也意味着工厂得找更多会技术活儿的人,工人们的本事要求也水涨船高了!
人口变化不是光有麻烦,还有新机会冒出来呢!比如说,银发经济就挺火的,60岁以上的老人越来越多了,医疗、养老和智能家居这些领域的需求蹭蹭上涨啊!
面对人多变少的情况,国家的想法也在改,眼下不再光盯着“人有多少”,而是更琢磨“人有多好”,想把“人口红利”转成“人才红利”。
2024年咱们国家的劳动大军,个个都是“书香门第”了,平均有11.3年的文化水平,比前些年可是提升得飞起啊!
以前的工作讲究的是力气,可得靠脑子,比如汽车厂的工人,不光得会玩机器,还得懂得怎么给它们“打个小针”!
工地上的技术人员,不会看图纸、不会用软件,那真是个“人才浪费”,反倒让咱们在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方面更难撇开那些牛哄哄的对手。
技术升级是解决人手不够的重要法宝,2024年的大街小巷上新能源汽车满天飞,工厂的生产量也跟着蹭蹭上涨了38.7%!
在许多电车工厂,工人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,机器忙得热闹非凡:焊接、组装都是机器人干的,无人小车像飞一样跑来跑去送零件,唯一亮相的人就剩下几个守着监视器的技术人员了。
除了卖车的地方,农田里也开始飞起了无人机来种地,还有智能喷水器在忙着浇水;在服务行业,有聪明的客服机器人和无人送货小哥,这些高科技玩意儿不仅让事情办得更快,也少了人力的绊脚石,慢慢地减轻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。
当然,要让人和钱都能一起飞,还得搞个对生育友好的社会哟!
这事儿可不仅仅是得把育儿钱和看小孩的服务搞好,还得把年轻人面临的那些个麻烦解决了,比如上学难、买房贵,只有把这些问题一起搞定,年轻人才敢生娃、能养活呀!
别跟“5.8亿”这个数字较劲,国际上那么多例子摆着呢,哪个国家发展就全靠这人头算的?
欧盟的总人数连4.5亿都不到,跟咱们将来可能的5.8亿比起来差得远,但里面有德国、法国那些杠杠的国家,科技和经济坚挺得很!
日本和韩国的小宝宝少得可怜,人口也没几个,但人家做的半导体、机器人可是一流的,K-pop和动漫还是火得一塌糊涂!
这就说明啊,只要把老百姓的劲儿使足了,就算人不多,照样能搞出漂亮的发展!
咱们这儿可有14亿多的人口,市场大得跟火锅底料似的,根本没得停!
2024年咱们国家的经济增长了5%,在全世界的经济大军里表现得相当不错,这可是因为咱们有个超大的消费市场和健全的工业结构给力撑着呢!
无论是咱们日常用的东东,还是那些玩意儿爹妈买不起的高级货,我们自己能造,也有大把人愿意掏腰包!
将来就算人少了,咱只要能继续这么拼命干活,提高产量,照样能在全球赛场上混得开!
归根结底,人口问题不是个选项题能问你“有没有危险”,而是个必答题,让你琢磨“咋才能应对”。
将来的路呀,不是愁人口少,而是得好好完善保障、搞搞科技、调整一下资源,让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上找到归属,生孩子不再是负担,老人们能过上舒坦的晚年。
就这样,不管将来有多少人,咱们都能过得舒服,这就是人口进步的正经事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