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俄罗斯这几百年丢的地可不少,从波罗的海那些小国到中亚的大草原,再到乌克兰那块肥沃的土地,甚至高加索那边闹腾的区域,前前后后几百万平方公里说放就放了。
按说国家也真该心疼的,可偏偏有一块地儿,俄罗斯人死活不撒手,攥得死死的——那就是远东。
你可能纳闷儿了,那地方又荒、又冷、又散乱,面积虽大得吓人,有600万平方公里,占了全国三分之一国土,可人丁稀少,总共不到700万,相当于北京城一半的人口。
这么一看,算不算个累赘?
可对克里姆林宫那帮人来说,特别是普京眼里,这就是俄罗斯的半条命根子,不能丢。
为啥这么说?
先讲讲现在的背景。
打2022年俄乌冲突起来,俄罗斯的整个战略就变了调。
以前他们西边靠欧洲的能源生意赚外汇,南边在叙利亚布局扩大影响力,东方的事算是个补充,不算头牌。
结果乌克兰丢了控制,叙利亚那边又因制裁弄得俄罗斯海军动弹不得,好家伙,西边靠不住了,南边不稳当,俄罗斯不得不赶紧找新出路。
普京自己都说:“我们不靠谁,我们要靠自己。”
这话听着硬气,可“靠自己”指的不是莫斯科周围那一圈儿,而是他唯一能真正拿捏的底牌——远东。
2024年9月,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讲得特明白,他说远东“已成为加强俄罗斯世界地位的最重要因素”。
这话一听就不是随便提提的场面话,而是战略宣示,说白点就是,如果远东垮了,俄罗斯可就要从世界舞台彻底退场了。
有网友分析,这可不就是俄乌冲突的连锁反应么?
西面塌了,得赶紧在东面找靠山。
说到远东的具体价值,我觉得核心就两点:第一是地缘安全,第二是经济潜力,搁一块儿就组成了俄罗斯的救命稻草。
先说安全这块儿。
远东不是一堆没用的冻土,而是俄罗斯唯一稳稳当当通向太平洋的门户。
你看地图就知道了,符拉迪沃斯托克(咱们以前叫海参崴)、堪察加半岛、萨哈林岛连成一线,构成了俄罗斯东部的海军基地和北极航道的指挥点。
要是这儿被撬走了,俄罗斯就跟太平洋无缘了,别说出口通道,连北极那块宝地都管不住。
这可不得了,北极航道现在成了大肥肉,全球都想捞一杯羹,俄罗斯要是丢了,可就被封在陆上了。
还有更紧迫的安全压力,远东和美国的阿拉斯加隔白令海峡对着望,最近地方才85公里,就跟邻居家隔了个小巷子似的。
这可是冷战时就留下的前线点位,要是这儿不稳当,西伯利亚腹地就露馅了,莫斯科的安全感立刻打骨折。
普京早看出来了,所以从2013年开始,他亲自推远东战略,新设个“远东发展部”,每年搞个东方经济论坛,还给地方政府定硬指标,说白了就是要“把人留住、把钱引进去、把产业搞上来”。
这些年来政策没停过,2024年起远东问题直接列进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的月度研究名单,和核安全、边境管控同级,说明啥?
说明这不是小打小闹,是“国家命运级”的大事。
有网友感慨,俄罗斯宁可放弃欧洲几百万公里的老土,也不愿符拉迪沃斯托克再换个名字,历史上那地方可不就是沙俄时代抢来的嘛,这心态就是死守底线。
再说经济这块儿,远东在克里姆林宫的账本里绝不是赔钱买卖,反而是财政的压舱石。
你可能觉得那地方荒凉无人,没前途,可普京的算盘打得精着呢。
2013年以来,整个远东推进的项目超过3500个,包括能源、交通、住房、港口和教育五个大头,平均每年新增300多个项目。
政府预算年年涨,配套跟上,这叫“政经合围”。
看数字你就明白了:黄金产量10年间涨了1.6倍,煤炭更猛,翻到2.8倍,港口货运和房屋建设都升了一截。
这说明啥?
就是基础设施跟上后,资源输出活了,区域有了造血能力。
更绝的是,远东地下的资源探明率才35%,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普京念叨过好几回,说这儿是“经济增长潜力最强的地区”,未来十年俄罗斯的“能源替代路径就靠它来开”。
这不是空话,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4年的一篇专栏写得直白:远东不是边疆,是边界经济带,是把全球贸易从陆地推向海洋的跳板。
你觉得普通人不懂?
嗨,投资人和商人懂啊!
2024年的东方经济论坛,吸引70多国代表团,包括印度、日本、韩国这些邻近大咖,大伙儿都排着队来嗅商机。
有人开玩笑说,你以为远东没人要,实际上早就被资本排队了;你以为它在边缘,结果全球都绕着它站队。
这反差真够讽刺的。
当然,远东也不是那么顺风顺水。
它冷得不行,冬季零下几十度是常事,路也不好修,基建成本高的吓人。
人口流失的老问题一直悬着,年轻人往西跑,嫌那地方太苦寒,留下来不是当矿工就是搞港口搬运。
政府用手段留人,像提供住房优惠或工资补贴,但效果不快。
加上2022年后欧美制裁紧逼,俄罗斯更依赖远东去突围,把宝全押在这儿了。
有人担心,这会不会是普京的最后一场豪赌?
远东开发进展是不错,可整体速度比不上国际大资本的热潮。
举个例子,远东很多矿产得靠外企合作推进,但因为地缘紧张,合作方有限,只能跟中印日韩这些邻国抱团。
这些困难,普京自己在2023年9月的东方经济论坛上也提过,他说远东是“俄罗斯整个21世纪的战略重点”,不是短期目标,是百年大计。
这话分量重,暗示俄罗斯没退路,得硬着头皮上。
回看历史,更懂俄罗斯为啥死咬远东。
俄罗斯历史上领土变动频繁,像18世纪就丢了波罗的海沿岸,19世纪甩脱了中亚部分控制,苏联解体时更是大出血,可远东这块地,从沙俄时代拿到后,从来就没想松口。
为啥?
地理上它连通太平洋,资源上地下宝贝多,战略上是防止本土被掏空的大屏障。
如果丢了它,俄罗斯就真成了草原上的孤狼,没海路,没资源,没地儿伸爪子。
按普京的节奏,2024年往后,远东开发力度只增不减,成了他政治遗产的核心一环。
有网友聊到这儿就说,俄罗斯这国家真奇怪,别的地儿丢了挺洒脱,唯独远东护着像护眼珠子,因为这是唯一的退守阵地了。
说到底,远东虽然荒凉冷僻,可它在俄罗斯国家叙事中的地位,早从“边疆”升格成了“命脉”。
普京那句话——“远东决定俄罗斯的未来”——可不是随便放的烟幕弹,而是基于冷酷现实的选择。
没了西边的乌克兰,南边的叙利亚,俄罗斯只能向东走,而远东就是那个能碰触亚太市场、联动北极贸易、牵手中国印度洋的支点。
它养人不力,却养着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命根子。
这道理,普京懂,俄罗斯的决策层懂,全球资本也懂。
所以哪怕地再荒,命再冷,俄罗斯也会死死抱着远东不放,因为这一次,输了就真没戏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