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,华尔街风声鹤唳,不少人对美国的未来忧心忡忡。就在此时,一位名叫伊戈尔·帕纳林的俄罗斯专家抛出惊人言论——他断言,美国将像苏联一样解体,还画出了“分裂地图”,预测德克萨斯会归墨西哥、阿拉斯加回到俄罗斯、加州自立门户。这番预言一时间在俄罗斯媒体上成为头条,引发广泛关注。
编辑走访发现,帕纳林并非无名之辈,他曾任克格勃成员,也担任过叶利钦时期的战略顾问,在国际关系领域有一定影响力。他提出,美国表面强大但内里腐朽,将重蹈苏联覆辙。支撑他观点的是三点:经济困境(外债高企、美元贬值)、社会撕裂(移民与种族矛盾)、道德滑坡(金融贪婪与诚信危机)。在当时失业率飙升、“占领华尔街”抗议四起的大背景下,这些分析确实引发不少共鸣。
不过,如果把镜头拉远几年再看,这场“美式解体”的预言最终变成了坊间笑谈。2010年以后,美国经济逐步复苏,股市回暖,大企业盈利能力增强,就连失业率也缓慢下降。当初被点名要闹独立的德州和加州,不仅没有脱离联邦,反而靠着页岩油革命和科技创新赚得盆满钵满。在硅谷工作的张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谁会放着大把的钱不赚去搞独立?这事想想都觉得不靠谱。”
其实帕纳林最大的误判,是用苏联剧本来套美国现实。他忽略了两国根本不同的制度基础和社会结构。苏联是计划经济,各加盟共和国各怀心思;而美国则是高度市场化,各州虽有摩擦,但产业链紧密交织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如果真有人想单飞,高科技公司和金融巨头恐怕第一个跳出来反对。
当然,说到这里,并不是否认帕纳林所提问题的存在。从贫富差距扩大,到政治极化,再到社会撕裂,这些年美国内部矛盾确实越来越突出。例如2021年的国会山事件,让世界见识到了民主制度也可能遭遇冲击。但这些问题更多像慢性病,而非致命伤。一位长期关注国际局势的人士告诉记者:“美式‘衰落’不是一夜之间轰然倒塌,更像温水煮青蛙,需要警惕但还没到崩盘边缘。”
由此可见,“历史经验主义”往往容易让人陷入误区。不少专家喜欢拿过去套现在,却忘了时代早已换了新剧本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逻辑,把别人的结局照搬过来,很难真正看清复杂多变的新现实。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面对世界风云变化,我们是不是也常常用旧眼光看待新问题?如果只盯着别人跌倒过的位置,会不会错过属于自己的机会?对此你怎么看?
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,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#热点观察家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