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战场望远镜
编辑|战场望远镜
印巴空战印度输惨了?摔机 30 年摔掉中等国家空军,这账得好好算算
最近军事圈有个大热闹,印度和巴基斯坦五月份那场空战的余波还没散。按理说打了仗总得有个输赢,可印度这边硬是把败仗吹出了胜仗的调调,又是搞庆祝活动,又是派外交团到处宣讲 “辉煌战果”。但外界不傻啊,美欧媒体清一色都认巴基斯坦的战报,这就有意思了,到底谁在撒谎,谁在硬撑?
先说这场空战本身。一开始印度驻印尼武官自己承认,巴基斯坦击落了印度战斗机。他拿的 PPT 上明明白白写着损失 6 架,里面还有三架宝贝疙瘩 “阵风”。可转头就找补,说不是打不过,是领导层不让攻击巴基斯坦的军事机构和防空系统。这话听着就耳熟,输了球怪场地,打了败仗怪规矩,哪有这么便宜的事?
更逗的是印度空军找的理由。他们把锅甩给法国,说人家不给 “阵风” 的源代码,导致没法装自家的超视距导弹,才被巴基斯坦的歼 - 10CE 和霹雳 - 15 压制。又怪俄罗斯的 S-400 防空导弹不够多,被摧毁了发射车和雷达车,忙着追加订单。合着打了败仗全是别人的错,自己一点问题没有?这种甩锅水平,不去搞喜剧真是屈才了。
反观巴基斯坦那边,前空军参谋长索海尔・阿曼上将说得实在。他总结印度空军输在 “四个不足”:对未来战争形态认知落后十年,作战单元不互通,训练水平跟不上,还有没发挥出 “阵风” 的性能。这话说得够客气了,前三条都是短时间补不上的硬伤。意思很明白,就这水平,再打十次还是输。
要说印度空军最出名的不是空战本事,而是摔飞机的能耐。有组数据看着都吓人:从 2000 年到现在,跟巴基斯坦交战损失 6 架战斗机,其中 5 架是今年丢的。但这跟和平时期摔的比起来,简直是小巫见大巫。过去三十年,印度空军因为事故摔了 534 架飞机,152 名飞行员没了。最近十年更猛,104 架军用飞机摔没了,相当于 6 个飞行中队凭空消失。
有人算过账,要是这些飞机没摔,印度空军的规模妥妥世界第一。可现实是,他们每天都在喊飞机不够用。就说今年吧,前七个月已经摔了 5 架,3 架 “美洲虎”、1 架 “幻影 2000”、1 架运输机。去年更厉害,不光摔了米格 - 29、苏 - 30,连刚服役的国产 “光辉” 战斗机都首摔了,捎带还摔了 3 架直升机。这哪是用飞机,分明是给大地 “献祭” 战机呢?
印度媒体自己都急了,最近《欧亚时报》发文章问 “印度空军是和平时期损失最严重的空军吗?” 其实这问题多余问,看看事故率就知道了。印度空军每万小时飞行事故率最高能到 3.99,而美国空军才 0.1 左右。也就是说,印度摔飞机的概率是美国的 15 倍!人家美国空军是飞上天执行任务,印度空军是飞上天赌运气,这能一样吗?
更有意思的是,印度人自己找的理由都站不住脚。他们总说摔机是因为飞机老,米格 - 21、“美洲虎” 这些老爷机服役几十年了。可新飞机也没少摔啊,苏 - 30MKI 服役二十多年摔了 13 架,去年连刚到手的 “光辉” 都摔了。这就说明问题不在飞机新旧,而在人身上。飞行员每年训练时间才 120 小时,比巴基斯坦的 180 小时还少。飞行资格获取不规范,战术死板,应变能力差,这样的飞行员开再好的飞机也白搭。
背后的原因更扎心。印度空军的预算占比连年下降,从 2010 年的 23% 降到现在的 18%。有限的钱里,30% 要拿去维护老旧飞机,新买的 “阵风” 运营成本又高,最后能花在训练上的钱只剩 7.72%,还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。飞行员燃油都不够用,模拟训练只能缩减,这哪是训练空军,简直是糊弄事。再加上印度那复杂的环境,沿海潮湿、中部干燥、东部高寒,飞机老化快,后勤维护又跟不上,不摔才怪。
印度之前吹的 “拦截数百枚导弹无一命中”,结果自己回收了八枚残骸,这不等于承认八弹全中吗?等于花钱给中国导弹做了 100% 命中率的广告,这操作真是 “神来之笔”。
更荒诞的是印度的反应。
他们不光不反思,还说回收的残骸能研究中国导弹的电磁频谱特性。合着花 12.5 亿美元买五架飞机当靶子,就为了这点 “情报”?后来又拿两枚未爆弹去跟美国换技术,这哪是战利品,分明是拿敌人的炮弹去求别人施舍,脸都不要了。
对比之下,巴基斯坦那边就实在多。副总理直接确认用中国的歼 - 10C 击落了 “阵风”,有图有真相。而印度呢,从 “数百枚导弹全拦截” 到 “八枚残骸技术丰收”,剧本改得比宝莱坞电影还快。可全世界都看见了,霹雳 - 15E 的八杀战绩摆在那,印度那 “6 比 0” 的牛皮早就被戳成筛子了。
现在印度空军还有脸喊战斗机不够用。三十年摔掉 534 架,差不多是一个中等国家的空军规模。要是这些飞机都在,现在妥妥的世界第一。可他们偏不,硬是把空军变成了 “摔机大队”。今年前七个月已经摔了 5 架,去年摔了 5 架固定翼加 3 架直升机,照这速度,再过几年可能真要无飞机可摔了。
有人说印度空军事故率最近降了,年均摔机到了个位数。可这哪是进步,分明是米格 - 21 这些老飞机摔得差不多了,新飞机还没到大规模摔的时候。等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全面接手维修,估计又要开启新一轮摔机潮。而且现在摔一架 “阵风” 的钱,能买好几架米格 - 21,这么浪费资源,纳税人的钱怕是都打了水漂。
说到底,印度空军的问题不是买几架新飞机、换几套新导弹就能解决的。从观念到训练,从后勤到管理,全是漏洞。自己造不出好飞机,就靠 “万国牌” 凑数,维护跟不上,训练不到位,不摔飞机才奇怪。印巴空战输了只是表面,真正的问题藏在这三十年摔掉的 534 架飞机里,藏在每年少得可怜的训练经费里,藏在飞行员那不足 120 小时的年飞行时间里。
现在印度还在嘴硬,国家安全顾问说 “朱砂行动” 零损失,连玻璃碎片都没有。可英国媒体都拿出了交叉验证的证据,自家武官的 PPT 也摆在那,这种自欺欺人的本事也是没谁了。只是不知道印度老百姓看着每年摔掉的飞机,看着白白浪费的税款,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。毕竟,吹牛不能让空军变强,摔机却能让家底变薄,这笔账,早晚得算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