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访华行程,竟被拿来当“稀土筹码”?2025年6月,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突然对中国下达“30天通牒”,威胁若不解决稀土磁铁出口问题,冯德莱恩将取消访华计划。这种“拿访问当要挟”的操作,在国际外交史上实属罕见。更讽刺的是,欧盟98%的稀土磁铁依赖中国,德国车企连申请稀土都要写“使用说明书”。一边求人供货,一边挥拳头吓唬,这套路能唬住谁?
托莱多的“最后通牒”像极了菜市场讨价还价——可稀土不是大白菜。中国商务部反手一记“白兰地反倾销税”,法国酒商当场跳脚。34.9%的税率专挑欧盟软肋打,34家企业签个承诺书就能豁免,剩下的纯属自己往枪口上撞。这招“打疼不打死”的精准反击,让欧洲议会里74名议员连夜联名骂冯德莱恩“外交翻车”。
美国那边更热闹。五角大楼砸4亿美元入股MP Materials,号称要建“10X工厂”摆脱中国稀土。结果这家公司连磁铁纯度都搞不定,军工级产品送检三次全报废,分离技术还得向中国买专利。摩根大通跟着投的11.5亿美元,八成要打水漂——中国稀土集团手握37项提纯专利,美国工厂单吨成本贵40%,生产线上连螺丝钉都得从中国进口。
冯德莱恩的“访华威胁”暴露了欧盟的焦虑。她前脚说“中俄合作威胁欧洲”,后脚就被自家议员掀桌子。法国总统马克龙私下吐槽:“没有中国稀土,我们的风力发电机连叶片都转不动。”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更实在,直接带着宝马、大众的采购清单来北京谈“特批通道”。中国商务部的回应很干脆:民用需求照常批,但每克稀土都得填最终用途。
这场博弈最精彩的,是中国用法律武器筑起的“技术长城”。《稀土管理条例》规定出口产品必须标注用户信息,18项核心技术直接列入禁运清单。美国MP Materials的工程师发现,他们连稀土废料回收都要绕开中国专利——因为中国连废渣提纯技术都注册了知识产权。福特汽车芝加哥工厂停产时,工人们举的标语是:“我们需要中国磁铁,不要政治表演。”
当冯德莱恩还在盘算“访华筹码”时,中国稀土卡车正开往哈萨克斯坦新矿场;当美国议员吹嘘“十年摆脱依赖”时,中国工程师又拿下三项深海稀土开采专利。这场较量早就不在谈判桌上——技术、专利、产业链,每项都是实打实的硬筹码。就像内蒙古矿工说的那句大实话:“咱地里挖出来的土,规矩当然咱来定。”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