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有色板块补涨,政策发力,新兴需求拉动

发布日期:2025-10-10 21:42:33 点击次数:183

最近股市这摊水咋说呢,平静了不知道多少个月,忽然有色金属板块像被一盆热油泼进凉水里,“滋啦”一下开始冒泡了,连一向让人提不起精神的老字号公司都开始抖骚起来,真有点爷青回的味道。

不少投资者点开行情软件还以为自己眼花了:锡业股份9月30号直接拉到涨停,3.22个亿的主力资金跟打了鸡血似的往里呼呼砸,紫金矿业这马甲又披新衣,10月2号收盘时稳稳站上新高,光9月就涨了16%多,仿佛老牛一发狠照样能冲刺百米赛道。

于是群里微信群都炸开了,有人大嗓门吆喝“这回不干到历史高点不罢休”,也有人心里打鼓琢磨,“这会儿冲进去是不是太晚?”但老铁们,别急,下手之前咱得摸清楚背后的三道硬核逻辑,不搞清楚凭什么涨,这局谁都别想轻松全身而退。

你说市场真的是空穴来风?可别小瞧了政策的推手力气,这第一重逻辑还真不是说说就行。

9月28日,工信部带着七兄弟部门,严肃其事地甩出《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》,一锤定音,行业未来两年年均增值目标奋进5%,十种大有色每年产量至少得涨1.5%。

这可不是画饼,文件里特别点名要动用超长期特别国债,砸真金白银去支持资源开发与高端材料的技术攻关,给干实事的搭建小巨人舞台。

政策怎么个“干”法?过去这些有色厂商干点儿挖土卖矿的苦活累活,现在得学尖子生了——高纯金属、高端稀土新材料、钨硬质合金啥的,样样都得攀科技高峰,才能跑赢时代赛道。

你要真觉得这些“老登股”只是嘴上说说,瞧锡业股份,“全球锡、铟资源大佬”这冠名不是空的,财报里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直接冲了27.5%到40.0%的区间,资产负债率还降低到38.88%,企业早踩着时代的鼓点舞步起来。

说白了,时代的东风+公司业绩落地,这波补涨的逻辑可不是装样子走流程。

不过,光有政策发糖还没完,把有色需求往前拉一把的,还是新兴行业这群“吞金兽”。

以前说有色需求,谁都能倒背如流——“房地产、汽车、家电制造”,但你现在拿这个去和娃娃谈股市,他准拍着你大腿说“你out了”。

看看这些年,什么人形机器人、低空经济、集成电路,就像薯片中的味精,没了哪样都别想好吃。

政策层面直接点名,人形机器人产业、5G、芯片、飞行器、分布式能源等等,要一条龙带动材料创新的应用落地。

别小看人形机器人这门槛,看着好像不温不火,实际上对铜、铝、钨等高端金属的需求都要爆表,什么高精度铜齿轮、钨合金耐磨件、铝型材机框架,一个小铁皮“人”里都能拆出来N种金属部件。

业内给出的预测不低调,光是人形机器人赛道,2025年就能带来铜铝金属好几千万吨新增需求,这量听着都让人头蒙。

而锡业股份、江西铜业、厦门钨业这波“老登”,早就改头换面加速转身,一边深耕传统资源,一边跟进新材料的技术验证与量产。

江西铜业在做5G基站用铜散热器,锡业股份全力扑在集成电路里关键的锡材料,又怎么能没市场想象空间呢?

公司配合大势走,业绩和预期自然一块水涨船高,试问别的低迷板块谁还好意思提“成长性”三个字?

但说到底,任何板块要涨,还得看钱往哪儿流。

第三重逻辑,就是所谓的“资金流向和估值护城河”——你可以把它当成交易员饭后闲聊的家底儿。

有色股估值咋看?那真叫务实派的温柔,紫金矿业PE才24倍出头,江西铜业低到16倍都摸不到天花板。

不像某些热炒板块市盈率蹿到八十百来倍还嫌不够,老牌有色这波操作就是一句话——既安全又不贵,随时能进可攻,撑腰可退。

而且,不是嘴里喊喊,资金是真冲进去了,锡业股份那天涨停,主力净买入占了将近28%的成交额,紫金矿业五天单日超大单资金流入不断堆高。

俗话说“钱往高处走”,但估值太高了风险又来了个急刹车,大家就不傻,市场轮到低估值的赛道补涨一次。

大资金抬轿,小散才敢上车,这股风来得凶猛也有它的道理。

不过哈,跟着风口起舞也不是不用害怕迷路。

咱们听劝,不是说啥有色股都能摘桃子,还是要长眼睛挑门道。

最稳的一类,是“政策背书+资源垄断”双保险的王者,比如锡业股份,不仅资源全球第一梯队,净利润增速亮眼,分红回购双保险,政策上还给不停打call。

投资这种票,心里踏实,起码不会晚上睡觉突然惊醒问自己“本金还好吗?”。

第二种有点弹性,专打新兴需求的领域小龙头——像厦门钨业,这几年舍的下本专攻钨硬质合金,还有电子稀土材料,基本直接对上未来芯片、人形机器人、智能制造那波金属采购新贵的肚量。

你要是是个“心脏大点,能受点震荡”的玩咖,这类企业市值不大,但业绩爆发得时候,刺激起来比老树新芽更有搞头。

最后一批,就是“转型中的老字号”,代表当然是江西铜业,手里铜矿基础扎,但人家现在铜箔生产线做得眉飞色舞,高端齿轮锻件都能量产,政策文件重点讲的“高端铜材”,咱家都拖了大单回厂。

这些公司老本行扎实,新东西也没落伍,一跌有底子,涨回来还能带点行业溢价,不选他们难道等着抄底新股?

但股市里没有绝对的稳,咱还得留点怕。

第一个坑,就是需求不达标,尤其人形机器人这新玩意,爆发不起来新增的铜铝需求一夜间打水漂,业绩预期直接缩水。

第二个雷,重复建设,政策都明说了,坚决反对搞低水平重复投资,比如氧化铝、碳酸锂盲目扩张,届时价格一崩,行业利润就得稀释大半。

第三股暗涌,是国际市场风向,全球大宗商品行情谁敢说摸透?政治经济哪天翻脸,金属价格跟着蹦极跳伞,企业盈利也得靠天吃饭。

所以啊,咱普通人炒股,仓位千万别梭哈,拿点闲钱,最多10%资产试手,把握住把控风险的底线。

回头盘一盘,很多人都在为追不追这波补涨犹豫,其实终极逻辑依然没变,政策的钱能不能真落地到产业,能不能把高端材料项目推下去,未来人形机器人这种新赛道能否带得动金属需求放量。

只要这俩没倒,补涨就还在路上跑。

资本的算盘你我测不准,但行业升级和政策落地的窗口,还是值得每个投资者侧耳听一听。

况且及时进出、合理配置、高抛低吸,是股市永恒的课题,没人能包赢,但谁也拦不住你抱着一丝希望和理性的警钟试试。

说到最后,话题抛给屏幕前的你:这波有色的补涨风口,论铜、锡、钨这些老牌稀有金属,谁有机会先冲上前排高点?

如果是你,更愿意押宝低估值的资源龙头,还是搏一把高弹性的新材料小巨头?

欢迎你来评论区唠唠嗑,说不定你的见解就成了别人的良药,一起在A股江湖里相互取暖。

咱话说到这,先祝各位账户长红,风控常伴,明天见!

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,如涉及权益问题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