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纸质发票成历史!年长旅客如何应对?

发布日期:2025-10-07 21:24:18 点击次数:193

2025年10月1日,全国铁路告别纸质发票的钟声即将敲响,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。 对于习惯了“一纸在手,安心无忧”的银发族来说,这无疑是一场“数字生存”大挑战。

一时间,车站咨询台前挤满了前来“取经”的老年旅客,一句句“这可咋弄啊?”、“没有纸质的,俺不会报销啊!”充满了焦虑。 难道,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,就要把他们甩在身后了吗? 别慌!

铁路部门的回应掷地有声:一个都不能少! 针对老年旅客的顾虑,铁路部门紧急祭出“三大法宝”,力求让银发族也能轻松玩转电子发票时代。

首先,车站窗口变身“帮扶中心”。您只需携带购票时的身份证件,向工作人员提出开票需求,他们就会手把手教您操作,最终奉上一张包含关键信息的“扫码开票单”。 其次,自助售票机新增“一键打印”功能。 只需在机器上选择“电子发票扫码开票单”,系统便会自动检索您的乘车信息,并打印出“扫码开票单”。 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请务必牢记:这张“扫码开票单”≠电子发票!

真正的电子发票,藏在铁路12306App里,需要用手机扫描“扫码开票单”上的二维码才能获取。 当然,铁路部门也充分考虑到老年旅客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,特别延长了开票时限。

从行程结束或办理退改签之日起,足足有180天的时间可以申请开具电子发票,时间充裕,完全不用担心错过。 这波操作,简直是“缓兵之计”,给足了银发族适应的时间。

除了电子发票的“保姆级”教学,火车站还推出了一系列适老化服务,力求让老年旅客的出行体验更加顺畅、温馨。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,而是实打实的行动!

北京西站、北京朝阳站的“爱心窗口”,不仅醒目地张贴着车票预售期提示牌,方便老年旅客掌握购票时间,工作人员还会耐心指导他们使用12306App,手把手教他们查询余票、完成购票。 对于行动不便的重点旅客,车站还提供“一条龙”服务,从购票、快速进站到候车、检票,全程护航,确保他们顺利乘车。

北京站、北京朝阳站则开辟了“银发通道”,由爱心专员协助老年旅客验票、检票,并随时解答他们的疑问。 这种“专人服务”,让老年旅客倍感安心。

北京朝阳站在服务台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箱,并在第三卫生间设置了紧急呼叫按钮和无障碍厕位,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无微不至。 京铁爱心候车区的座椅增加了扶手和软垫,标识牌也进行了放大,方便老年旅客休息和寻找。

车站还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轮椅接送服务,并设置了固定汇合点,只需提前预约即可。 不得不说,铁路部门的这一系列举措,确实用心良苦。

他们没有让数字化成为老年人出行的“绊脚石”,而是努力搭建一座桥梁,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,拥抱智能时代。 但是,问题来了,仅仅依靠这些“硬件”和“软件”的升级,真的就能完全解决老年旅客的出行难题吗? 依我看,除了提供便利服务,更重要的是要帮助老年人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。

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、如何下载和使用App,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……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技能,他们才能在数字化时代走得更稳、更远。 要知道,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,学习新事物并非易事。

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,比如记不住操作步骤、看不清屏幕上的字、害怕泄露个人信息等等。 因此,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、更多的关怀,用更简单、更易懂的方式,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。

此外,全社会都应该营造一种尊重老年人、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。 子女要多关心父母,社区要多组织活动,媒体要多宣传报道,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。

记得有一次,我在火车站看到一位老爷爷对着手机屏幕发愁,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。 我主动上前询问, выяснилось他不知道如何使用12306App购买车票。

我耐心地教他一步步操作,直到他成功购票。 临走时,老爷爷紧紧握住我的手,连声道谢。

那一刻,我深深地感受到,帮助他人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。 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行,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
我们不能因为照顾一部分人的习惯,就阻碍整个社会的进步。 但是,在追求效率的同时,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人。

只有兼顾效率与公平,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、更加美好。 面对这场数字化转型,我们既要看到挑战,也要看到机遇。

只要我们共同努力,就一定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,让他们在智能时代也能享受到出行的便利和快乐。 那么,您认为除了上述措施,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电子发票时代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看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