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49℃的夏天要人命,我一个印度兄弟张嘴就怼:’中国也有空调?’我说空调还真不缺,他立刻甩来张自拍:’我家电视照样亮着,你们有吗?’结果法国哥们儿一句‘电视亮着,插头呢?’群里顿时安静。”
别看这段子像村口吵架,翻过数据才发现:印度一年就丢出去27%的电,总量能把纽约点成太阳城,还富裕两年库存。换到钱包数字更肉疼,全国电力公司直接失血102亿美元,欠条一笔写了GDP的7%。印度发电量确实挺大,全球第三,但架不住自己一年白给几百个亿的“电费沙龙”。
钱没留住,偷的人倒是越来越忙。北方邦不少村儿直接玩儿命,八成以上家庭把自己家乌泱泱的线往显眼的电线杆上一挂,拿梯子往上一爬,贴住主干线就往下引。高压线路听着要人命,可在村里小屏电视机面前,命先走一步,电得跟上——反正每年报道的触电故事也拦不住下一位榜一大哥。
有人嫌高压太狠,改成改电表。尺子加螺丝刀,把计数盘一拆一抠,转一圈变半圈,流程跟淘宝改差评一样熟练。收费的人是“老师傅”,带工具两百卢比,包教包会。还有更隐蔽的门道:某地方官员给单位免费电,回头卖给隔壁小超市,发电票开得光明正大,电流悄无声息进了灰色口袋。
你说老百姓活该?先得看看他们兜里有几张卢比。联合国左算右算,大概四分之一印度人口还在贫困线底下打转,电费动不动啃掉收入十分之一,遇上停电一整天,去哪挑活路?于是干脆跳过那个破表,把剥开的铜线当成穷人的社区自助改革。在很多贫民窟里,“偷电小能手”是半夜里唯一能让灯泡亮的英雄,警察一来,街坊还帮着拦狗。
理论上这事儿违法,法令也写得密密麻麻:第一次罚款,第二次加重,再偷到某个度数就得坐牢。问题是穷人连罚款都交不起,外加大多数人根本不挂电表,零手续零凭证,法院审不出多少度电,量刑自带盲盒。再说真下去执法,村头几十号人围上来,狗一冲,年轻巡查员恨不得当场换行。加上电力公司内部有人接单,“你一万我两千,互不举报”,整个打击计划一路打折到脚脖子。
网上吵出圈后,不少吃瓜群众拉中国对比键盘谈感受:供电够不够?稳不稳?贵不贵?电力数据列一列,一句话——中国户均用电安心到爆。国家从头到尾把线路当高铁修,哪怕是川藏线上最偏僻的村,也不会把高压线留给木梯和私接铜线。单看线损,中国早就干到单位数,算不算碾压足够直观,不用加戏。
印度官方也急,从2015年UDAY计划一路折腾到新世纪的RDSS,两千多亿卢比砸进新变电站、变压器、电缆,狂装两千万只智能电表,线损率本来看着往下滑。可一停电,老百姓还是冲回自家螺栓和裸铜线的怀抱,毕竟三小时亮灯之后能不能再撑一夜没人给打包票。北方邦最近索性放话:准备把两家配电公司打包卖私人,看看资本能不能压住这一团乱麻。
技术、立法、私有化三板斧抡一圈,电线的故事却没停。白天新闻说线损降到15%,晚上贫民窟照样星星点点腾空拉起萤火虫般的偷电线。供给、电价、执法、贫困、文化拧成了一个死扣:电卖不出去用户就买不上,公司收不到钱就涨价,好用户熬不住也摸黑学方法,所有人一起推着雪球越滚越大。
种铜线的人也许知道这样解决不了长期问题,可明天厨房还得用电饭煲,今晚灯先亮起来再说。政策喊再响,见效也得先熬过用户的肚子、钱包、停电焦虑这些基础课。电路里有电流,社会里也有自己的电压差,精准对齐之前,谁都不敢先松开手里那根线。
印度网友那句“中国至少不用偷电”听着刺耳,但确实是实话。讲到底,不是电线本身多值钱,是命里那份稳定的底气在中国已经变成了日常,印度还在用铜线抢时间。
下一次停电的时候,你还会爬到电线杆吗?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