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京最近在电视节目里那番话,直接把窗户纸捅破了。这位硬汉总统拍着桌子说:"西方那帮人到现在还拿鼻孔看咱们!"这话可不是随便唠嗑,里头憋着三十年的窝囊气。当年苏联刚散伙那会儿,俄罗斯可是捧着真心要跟西方交朋友,结果人家转手就给了套组合拳——北约东扩这出戏,演得比东北二人转还热闹。
记得1990年代那会儿,俄罗斯学着西方搞改革,裤腰带都勒到嗓子眼了。有个退休的俄外交官喝伏特加时念叨:"咱当时把家底儿都典当了换美元,就为买张'文明世界'的门票。"结果呢?北约这个"和平组织"跟贪吃蛇似的,从德国一路啃到波罗的海,现在连乌克兰都要往嘴里塞。莫斯科这边刚提出安全关切,华盛顿那边立马摆出教科书般的惊讶脸:"哎呀你想多啦!"
经济制裁这出戏更逗乐。去年欧洲老爷们冻得直搓手,俄罗斯的天然气却通过印度转个弯又卖回欧洲,价格还翻着跟头涨。有个在圣彼得堡做外贸的老哥笑得直拍大腿:"制裁制裁,越制越发财!"这话不假,去年俄罗斯经济增长4.3%,比德国还猛。现在卢布结算令玩得风生水起,印度买石油用人民币,这波操作把美元体系都整不会了。
要说最绝的还是乌克兰这盘棋。基辅那边有个退役军官私下吐槽:"我们就像斗地主里的三带一,美国出对子我们就得跟着炸。"莫斯科这边早把话撂下了——北约敢在乌东驻军,那就是踩高压线。可西方政客们偏要玩"切香肠",今天送坦克明天培训飞行员,这不,最近连F-16都安排上了。有个在顿巴斯前线的俄军士兵在视频日记里嘀咕:"他们总说我们好战,可谁把导弹架到别人家门口还嚷嚷自卫?"
文化圈那帮"精神欧洲人"最近也消停了。有个莫斯科大学的教授在课堂上一针见血:"总说我们同属基督教文明,可十字军东征那会儿他们也没把斯拉夫人当自己人啊!"现在俄罗斯美术馆里,西欧油画展前排起长队,但年轻人看完转身就去买中国手机——这画面比任何外交声明都真实。
能源市场更是上演黑色幽默。德国化工巨头最近在财报会上哭穷:"再不用俄气,咱们的化工厂要改博物馆了。"那边厢俄罗斯的油轮在海上画着之字走,运费比油价涨得还快。有个印度贸易商在孟买港叼着烟说:"美国让我们别买俄油,结果他们自己偷偷买得更欢。"这年头,道德牌坊底下全是生意经。
要说最耐人寻味的,还是中俄背靠背的姿势。有个参加东方经济论坛的辽宁商人说得实在:"以前觉得俄罗斯老爷们架子大,现在发现他们算账比咱东北人还实在。"西伯利亚的管道、远东的港口、莫斯科的地铁,中国制造正在给"向东看"战略做注脚。圣彼得堡的咖啡馆里,年轻人已经能用中文点"冰美式"了。
安全领域的猫鼠游戏还在升级。北约最近在罗马尼亚部署的预警雷达,站在黑海边上就能瞅见克里米亚的炊烟。有个退役的俄军防空兵在博客写道:"现在咱们的S-400就像小区门卫,天天盯着送快递的无人机。"而在布鲁塞尔,将军们正为"乌克兰反攻不够快"吵得面红耳赤——说好的闪电战打成消耗战,剧本明显拿错了。
普通老百姓的应对之道更接地气。莫斯科超市里,主妇们发现土耳其草莓替代了波兰苹果,中国手机顶替了三星。有个带着貂皮帽的大妈边扫码付款边念叨:"制裁来制裁去,倒是把进口关税给制裁没了。"这话引得收银台小姑娘噗嗤一笑。在喀山街头,大学生们用人民币兑换卢比买印度茶叶,全球化的民间版本比官方剧本精彩十倍。
历史学者翻出老黄历:从拿破仑到希特勒,西方总有人想给俄罗斯"文明开化"。现在普京办公室挂着彼得大帝肖像,红场上的胜利日阅兵照旧踢正步。有个参加卫国战争纪念活动的老兵抹着眼泪说:"他们当年没打断我们的脊梁,现在更别想。"这话伴着《喀秋莎》的旋律,飘过新修的军工厂和农田。
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,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,欢迎批评指正,我们将严肃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