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乌克兰找到俄罗斯命门,32%炼油能力瘫痪,汽油价格暴涨50%

发布日期:2025-10-09 18:44:57 点击次数:122

2025年9月18日,乌克兰导弹精准命中伏尔加格勒炼油厂,引发冲天大火,这座年加工能力1500万吨、占俄罗斯总炼油能力近6%的设施被迫全面停产。 这已经不是孤例,自8月以来,这样的场景在俄罗斯多个炼油厂接连上演。

乌克兰突然改变战术,不再零散攻击军事目标,而是集中火力猛攻俄罗斯能源命脉。 为什么炼油厂成为新目标? 原因很简单:面积广阔、易燃易爆、防护薄弱,一次成功的打击就能让这些设施停产数月。

乌军使用的不是普通武器,而是国产“火烈鸟”巡航导弹。 这款导弹射程高达3000公里,可携带1吨重弹头,威力惊人。 关键的是,它的造价仅为西方同类导弹的三分之一,却能够精准打击俄罗斯腹地目标。

军事专家指出,“火烈鸟”是战时应急设计的产物,气动布局相对简单,成本低且易于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。 这正是乌克兰国防工业能够批量生产的、比自杀式无人机威力更大的武器。 泽连斯基称其为“最好的导弹”,并计划年底前实现每月量产200枚以上。

攻击效果令人震惊。 据统计,自8月以来,乌克兰已对17家俄罗斯炼油厂发动27次袭击,累计瘫痪俄罗斯约8000万吨年炼油产能,占到全国总量的32%。

除了伏尔加格勒炼油厂,萨拉托夫炼油厂(年产能580万吨)、新库伊比雪夫斯克炼油厂(830万吨/年)、锡兹兰炼油厂(850万吨/年)也相继被击中停摆。

9月14日凌晨,乌克兰对列宁格勒州基里希炼油厂发动毁灭性打击。 该厂年处理原油高达1770万吨,是俄罗斯西北部最重要的成品油生产基地之一。 袭击引发剧烈爆炸与大火,部分装置严重损毁,恢复时间预计长达数月。

这些打击产生了连锁反应。 彭博社数据显示,仅8月份,俄罗斯就损失了每日110万桶的炼油能力,被迫实施汽油出口禁令,并将部分柴油调往国内以缓解供应危机。

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,8月俄原油和燃料出口收入同比下降6.4%,跌至两年来最低水平。 1至8月累计收入同比2024年下降20.5%,已经不到800亿美元。

俄罗斯国内已经开始感受到压力。 燃料短缺已从远东和克里米亚扩散至欧洲部分多个主要地区。 今年以来俄罗斯国内汽油价格涨幅达50%,军队运输、民用交通乃至农业机械均受到严重影响。

路透社预测,俄罗斯2025年9月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将环比8月继续下降3%,同比2024年9月进一步锐减23%,收支压力进一步加剧。

乌克兰方面,这种远程打击能力给了他们新的战略筹码。 英国《经济学人》指出,由于其超长的射程和巨大的打击力,这种武器对乌克兰的战略价值不容忽视。

乌克兰前内政部顾问指出,俄罗斯的炼油设施长期依赖西方国家提供的关键零件,而西方制裁切断了这些供应链,使得俄方在炼油厂受损后难以快速修复。 即便俄罗斯通过其他渠道获取零部件,修复这些设施仍需耗费数月时间。

受此影响,克里米亚加油站持续出现95号汽油供应中断。俄罗斯加油站汽油价格连续第三周超过整体通胀水平。

与此同时,俄军不得不从前线撤回部分防空系统,用于保护后方的能源设施。 这一调整导致前线防空压力减轻,乌克兰战机的出动频率显著增加。

#热问计划#乌克兰安全局和特种作战部队系统性地策划这些远程打击行动,利用国产巡航导弹与远程无人机组合出击,深入俄腹地1200公里以上,精准摧毁关键设施。乌军常以多架大规模集群方式发动袭击,实施饱和式打击策略。

这些攻击不仅针对经济目标,还包括战略意义重大的设施。 乌媒披露,“火烈鸟”导弹射程可触及俄境内70个空军基地(占总数90%)、伊斯坎德尔导弹工厂、伏尔加格勒炼油厂。

乌克兰的战术转变正在产生效果。 当炼油厂浓烟滚滚、加油站排起长队时,克里姆林宫的战争可持续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。 这场“无声的制裁”,可能正在改变战争的走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