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从_靠边站_到受召重用,温玉成晚年归乡务农

发布日期:2025-08-04 12:37:43 点击次数:66

"这老哥真有意思,打仗时让鬼子闻风丧胆,老了倒回村当起猪倌来了!"江西兴国的老乡们提起温玉成,总爱这么打趣。可不是嘛,这位开国少将的人生比戏文还精彩,前半辈子在枪林弹雨里打滚,后半辈子蹲在田间地头唠嗑,愣是把"将军"和"农民"两个身份揉成了一个人。

1930年的兴国县穷得叮当响,十五岁的温玉成光着脚丫子站在征兵处,瘦得跟麻杆似的。招兵的红军干部瞅着他直皱眉:"小鬼,你这身板扛得动枪?"他脖子一梗:"扛不动枪我还扛不动炸药包?"就这句话,让他成了红三军团最小的兵蛋子。长征路上饿急眼了,他偷偷把皮带煮了吃,班长发现后气得跳脚:"你个败家玩意儿,皮带吃了拿啥扎裤子?"他嬉皮笑脸地摸出根草绳:"这不还有备用的嘛!"

抗日那会儿,温玉成带着游击队在山里跟鬼子捉迷藏。有回大雪封山,战士们饿得前胸贴后背,他摸出半块发霉的饼子,掰成指甲盖大的碎块分给大家。通讯员小王咽着口水说:"团长,您也吃点儿?"他摆摆手:"老子脂肪厚,抗饿!"其实他那会儿瘦得颧骨都能当刀使。日本鬼子在电报里管他们叫"幽灵部队",可不是嘛,白天钻山洞,晚上摸岗哨,把鬼子折腾得神经衰弱。

朝鲜战场上更绝。上甘岭战役打得最惨烈那会儿,阵地上连耗子都炸没了。温玉成蹲在坑道里抽烟,烟屁股都快烧到手指头了还舍不得扔。警卫员提醒他小心暴露目标,他咧嘴一笑:"怕啥?美国佬的炮弹金贵着呢,舍不得打我这半截老头儿!"结果话音刚落,对面"咣当"就是一炮,震得他满嘴都是土。他呸呸吐着唾沫骂街:"狗日的,打脸是吧?"

特殊时期那十年,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突然"靠边站"了。批斗会上有人逼他交代问题,他梗着脖子说:"我交代个屁!老子打仗时你们还在穿开裆裤呢!"后来周总理亲自过问,才把他从牛棚里捞出来。组织上问他有什么要求,他搓着皲裂的手掌说:"能给发双新胶鞋不?这双底儿都磨穿了。"

八十年代回老家扶贫,他穿着带补丁的旧军装往田埂上一蹲,活脱脱就是个老农民。村里小年轻不信他是将军,非要看他打仗时的伤疤。他撩起裤腿,小腿上密密麻麻的弹痕像蜂窝似的。小伙子们倒吸凉气:"您这腿是筛子做的吧?"他乐呵呵地接茬:"可不咋地,下雨天还能当花洒使呢!"

最逗的是他指导老乡养猪。有户人家的猪崽总拉稀,他围着猪圈转了两圈,突然一拍大腿:"笨呐!你这猪圈朝北,阴冷潮湿能不拉稀?"当场撸袖子帮人改成了坐北朝南。没过半个月,那窝猪崽蹭蹭长膘,老乡提着腊肉来谢他,他死活不收:"我要收了这肉,当年在朝鲜挨的冻不成白挨了?"

1989年冬天,老将军走了。送葬那天,从省里来了不少领导,可最打眼的还是那些拄着拐杖的老兵。有个缺了条胳膊的老排长,颤颤巍巍往坟前倒了杯烧酒:"老温啊,当年在长津湖你说要请我喝茅台,这下可赖账了啊!"风一吹,纸灰打着旋儿往天上飘,跟当年战场上的硝烟一个样。

现在兴国县的老人们教育孩子还总提他:"看见没?当大官不难,难的是当完大官还能回来帮乡亲们修猪圈。"这话听着糙,可理儿不糙。温玉成这辈子最得意的,恐怕不是军装上那些勋章,而是老乡们至今还念叨着:"老温家的种地法子,管用!"

这篇文章只是供着看的,没什么实际用处,也不是啥建议或者指导哈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把它删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