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宋庆龄对江青的第一印象,用7个字概括,再见面却给出不同评价

发布日期:2025-08-04 13:41:03 点击次数:72

前言

宋庆龄与江青作为历任两位国家代表人的妻子,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两人剑拔弩张的恶劣关系。

她们之间每一次的暗流涌动、正面交锋都备受瞩目,但在“文革”前夕,她们也曾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。

从初次相见的一团和气,到最后的兵戈相见,或许宋庆龄与江青从一开始,便走向了不同的分岔路……

图|宋庆龄旧照

一、同归革命

家境富裕的宋庆龄自小在美国留学,欧洲大兴的民主独立思想在宋庆龄心中生根发芽,让她对中国的解放充满了期待。

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让宋庆龄看到了希望,归国后毫不犹豫的来到他身边,以助手的身份与孙中山一起走上了艰难的革命道路。

1915年,宋庆龄不顾父母、亲人的反对,与被清政府迫害、驱逐的孙中山结为夫妻,朝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前进。

这时候的江青才刚满一岁,父亲是山东诸城一位没上过学的木匠,母亲李氏也只是家中二房。

困窘的生活条件和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,让江青的成长充满坎坷,出人头地的愿望扎根在她的心中。

后来15岁的江青在母亲的支持下考入山东实验剧院,受到校长赵太侔的赏识,开始在话剧舞台上发光发热。

此时的宋庆龄却经历了丈夫突然离世的噩耗,以蒋介石为首的国共党员,逐渐与孙中山“联俄容共”的革命理念相悖,大肆开展围剿共党的行动。

宋庆龄还未从丈夫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,便又与蒋介石一派针锋相对。

清党行动愈演愈烈,宋庆龄决定与友人远赴欧洲,开始多年的异国漂泊之旅。

这两位对新中国影响巨大的女性,在各自的道路上稳步前进,殊不知在命运齿轮的转动下,她们的人生轨迹正悄无声息的走向重合。

1931年,宋庆龄从欧洲回到上海,并秘密加入了共产国际,积极促进国共两党的合作。

两年后,江青也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,在浙江一带发展工作,可惜没过多久,江青便一时不察被上海国民政府逮捕。

国民党的威胁让江青不得不隐姓埋名,以艺人蓝苹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,通过出演电影谋生。

在做电影明星期间,江青一直秘密与共产党员保持联系,先后与唐纳、章泯两位中共党员产生情愫。

直到1937年,卢沟桥事变爆发,江青才辗转到达延安革命根据地,在党组织的批准下恢复党员身份。

几经波折的江青总算在延安安定下来,并在这里找到了自己一生的归宿——毛泽东。

1938年,江青与毛主席正式结为夫妻,既充当着毛主席妻子的角色,也作为秘书协助处理工作。

至此,宋庆龄与江青站在同一革命战线,她们与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并肩作战,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。

图|江青旧照

二、初见契合

抗日战争结束后,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单方面破坏停战协定,争夺抗战胜利的果实。

自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之日起,宋庆龄便开始发表反内战的声明,并拒绝参加国民党发起的所有政治活动。

宋庆龄明确指出:“目前的危机不是在国共之间谁胜谁败的问题,而是中国人民以及他们的团结解放和生存的问题。”

她的政治立场让蒋介石竖起戒心,时刻派人严加看守,阻止宋庆龄北上。

上海战役爆发之时,身份特殊的宋庆龄一举一动都在国民党的监视之中,几次遭到蒋介石的暗杀。

宋庆龄顶着国民党施加的巨大压力,在内战期间积极主持中共和谈的相关事宜,为中国解放立下汗马功劳。

直到上海解放,中国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,在毛泽东、周恩来等一众共产党人的邀请下,宋庆龄决定北上。

1949年8月底,56岁的宋庆龄在邓颖超等人的陪同下从上海出发,踏上前往北平的旅途。

此次北上,宋庆龄作为新政协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,郑重出席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。

经过主席团成员的一致同意,宋庆龄被推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,并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大典,与大家一起见证新中国的诞生。

这时候的江青虽然没有任何职位,却也常年跟在毛主席身边,是一位资深的中共党员。

开国大典结束后,宋庆龄结束了北上的行程,准备从北平返回上海。毛主席特别指派妻子江青,前去车站亲自送别。

两位相差22岁女性初次相见,眼里满是对对方的欣赏。

她们在车站交谈了20分钟,衣着朴素、谈吐得体的江青给宋庆龄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两人告别之后,宋庆龄毫不吝啬对江青的夸赞,称她“有礼貌,讨人喜欢。”

这次短暂的见面过后,宋庆龄与江青私下没有过多密切联系。

宋庆龄并不过多参与政治活动,一心扑在妇幼卫生和文化教育领域,为世界各国妇女儿童做贡献,并获得斯大林和平奖。

相较于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的宋庆龄,江青则一直照顾毛主席的日常起居,几乎不参与政事。

全国解放后,各行各业开始兴起,江青开始尝试担任全国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、中共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处长等职位。

1956年,在周恩来总理以及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建议下,江青与陈伯达、胡乔木、田家英等人一起担任中共中央主席的秘书,协助毛泽东收集整理国际新闻。

江青这才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,但出于她的特殊身份,毛泽东还是不同意让江青抛头露面。

江青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得偿所愿,可她的高傲姿态已经在与宋庆龄的相处中初露锋芒。

图|宋庆龄接待苏加诺

三、走向决裂

1956年,宋庆龄代表中国宴请印尼总统苏加诺,江青作为中共党员,也与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一起坐在席间。

两人距上次一别已经七年之久,她们各自的心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江青仍然保持着得体的着装、优雅的谈吐,宋庆龄对她的文雅举止、得体服饰很是赞赏。

但在席间,江青言语间却让宋庆龄感到高高在上,与初次见面相比多了点第一夫人的官架子。

江青调笑着让宋庆龄劝告毛主席穿西服打领带,一方面是孙中山先生常常如此,一方面是外国官员会说中国官员的穿着太过单调。

中间虽然出了这么一个小插曲,但宋庆龄对江青的整体印象还是非常不错的。

后来江青接触到更多中共中央的工作,内心对权力的渴望愈演愈烈。

1966年,文化大革命掀起浪潮,江青的野心终于暴露在青天白日之下。

毛主席成立了中央文化革命小组,命陈伯达为组长,江青为第一副组长。

江青从默默无闻的秘书,一跃成为手握重权的领导者,从前伪装的谦和形象不复存在。

宋庆龄也受到了“文革”的波及,然而外界对江青的传言让她始终保持怀疑态度。

盛夏时节,江青来到宋庆龄的居所拜访,草绿色的军装和黑色的框架眼镜,让她看起来威严十足。

出于前两次两人见面时的好印象,宋庆龄还是礼貌的招待了她。

江青仪态端庄却又充满强势,她假意关切道:“听说宋副主席近来身体不太好,主席很挂念,特意让我来看看你!”

江青傲慢张狂的语气和从前判若两人,宋庆龄一口气闷在胸口,迟迟没有回应。

看着宋庆龄低眉顺眼的样子,江青气焰更甚,滔滔不绝的讲述“文革”的伟大意义,在言辞犀利的说教中,更是给红卫兵戴上了无数顶高帽子。

面对眼前陌生的江青,宋庆龄不由得出声打断了她对红卫兵的夸赞:“对红卫兵的行动应有所控制,不应伤害无辜。”

江青的脸上的笑容凝固,口若悬河的演讲停了下来,锐利的双眼瞪着宋庆龄。

这句话让江青感到自己不被尊重,气势汹汹的走出了她的居所,不愉快的“拜访”很快结束。

此刻在宋庆龄心中,那个“有礼貌,讨人喜欢”的第一夫人,已经被利欲熏心的掌权者取代。

“文革”期间,宋庆龄始终以自己方式无声抗争,不向反革命集团屈服,一向有涵养的她甚至用在信中用“无耻XX”、“泼妇”来形容江青。

一别经年,宋庆龄与江青的关系急剧恶化,真正应了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。

图|庭审江青

结语

江青与宋庆龄迥异的政治理想,让她们走向了不同的人生终点。

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生的宋庆龄,终于在1981年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,了无遗憾的离开人世。

而江青则因对权势的渴望犯下弥天大错,被中央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。

1991年,活在法律谴责和道德审判中的江青,终于不堪重负在北京自杀身亡。

这两位有着数次交集的女性,分别以“名垂千古”和“遗臭万年”的方式载入史册。